首页 新闻 财经 体育 房产 娱乐 汽车 时尚 科技 教育 旅游 健康

首页 > 科技

新年福利|乾隆皇帝竟然把整条街搬进了紫禁城!

来源:中国新闻快报发布时间:2019/1/2 14:29:08

春节,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,据说在上古时代就有了以“立春”为岁首的说法,魏晋即有“守岁”,这几千年的春节,古代人是怎么过的,他们也采购年货吗?

唐朝

大明宫里,唐太宗李世民正在用赤金箔做成贺卡,配上唐太宗独有的“飞白体”御书“普天同庆”,赐予大臣,没有皇帝的赤金箔,百姓改用梅花笺纸在民间迅速普及,当时这种“拜年帖”被称为“飞帖”,不知,现在市场上的贺卡是不是从这儿来的灵感。

 

宋代

宋代时,商业活动已经开始没有明显的日夜之分,清明上河图中的酒肆茶店即使在深夜也是灯火通明,到了过年,街上就更热闹了,人们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“编炮”(即鞭炮)。除夕、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《东京梦华录》说:“是夜,禁中爆竹山呼,闻声于外。”在没有PM2.5的古代,放炮竹也是很随性的!

 

明代

小孩小孩你别馋, 过了腊八就是年。二十三糖瓜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九蒸馒头, 三十晚上玩一宿!

接灶神、贴门神、除夕守岁、十五赏灯会......

这些儿歌里唱的年俗在明代就已经盛行,《万历嘉兴府志》中记载:“除夕,易门神、桃符、春帖,井隈皆封。爆竹,燔紫,设酒果聚饮,锣鼓彻夜,谓之守岁。”

不知道五百年前,小孩儿会不会真的一晚上不睡觉呢?

清代

非常重视过年,宫廷过年十分奢华,皇帝除了写福字下赐群臣,长居紫禁城的皇帝还想逛庙会,却又不能去民间看庙会怎么办呢?

乾隆皇帝每逢新春就在同乐园开设买卖街,为期九天,模仿民间集市贸易。

把民间的集市直接搬到了宫廷里,让太监们跟着摆摊买东西,什么古玩店啊、服装店啊,茶馆饭店啊,卡拉OK啦,一应俱全,为了更加逼真些,一些太监挎着小篮买点瓜果梨桃、花生瓜子什么的……所卖物品均事前由崇文门监督,于外城各肆中采择货物交内务府,言明价格为其代卖,将来卖出的付款,剩余的退货。

今年大火的《延禧攻略》里,魏璎珞还扮了回沽酒女哟~

乾隆爷壕气,咱是比不起,但如今,

想要在公司制造点年味儿,采购年货神马的,还需要HR亲自去把一条街搬回来吗?

有中智关爱通,一键操作,年货员工自由选,今天下单,明天送到家!

推荐阅读

早春“针织衫”才是刚需,选款和搭配都总结好了,照着穿真减龄早春的季节,温度回升,我们的衣衫也变得轻薄起来。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,春季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。轻薄、软糯、甜美的针织衫,也成为女性必备单【详细】

40岁女人衣品更重要,简约优雅不失时尚,基础款穿出高级感世人都说40岁男人是一朵花,其实这个年龄段女性,也是有自己优势。这种具体表现在,就是自己得体穿着,姣好气质。衣品上代表你对生活审美,以及自己时【详细】